Facebook “罪己诏” | Light View

关注用户隐私的初创公司有机会依靠Facebook的软肋来创造全新商业模式:用更好的加密技术保护用户的metadata,依靠去中心化网络将数据主权交还到给用户,重写每年2千多亿美元的在线广告的游戏规则。

Facebook “罪己诏” | Light View
近期,Facebook创始人马克·扎克伯格发表了一封3千多字的公开信,被国内外媒体普遍解读为Facebook在模仿微信。如果我们带着更加批判的眼光审视这篇公开信和发表的背景,或许还能得出另外一个结论......

3月6日,Facebook创始人马克·扎克伯格在公司官网发表了3千多字的公开信,信中阐述了一个聚焦于隐私的社交网络愿景,提出了过去十五年Facebook建设的开放式社交平台遇到的挑战,现在用户希望在更私密的空间进行互动,所以未来Facebook会打通旗下多个产品的消息平台,形成包含通话、群组、短视频、支付和各种商业活动的一站式平台。

该公开信一经发布,国内外媒体普遍认为Facebook在模仿微信,试图打造一款类似的超级应用。但Facebook试图在Messenger里建设类似微信生态的努力已经持续多年了,而整合Messenger,WhatsApp和Instagram三个消息平台的计划两个月前也在纽约时报上曝光过。如果我们带着更加批判的眼光审视这篇公开信和发表的背景,或许还能得出另外一个结论——Facebook运行多年的广告模式遇到挑战,公开信是外部巨大压力下迫不得已的“罪己诏”,而更深层的变化是用户对数据主权意识的觉醒。

过去一年多Facebook可谓丑闻不断,几乎都跟隐私问题相关——大规模用户数据泄露,未经授权与第三方公司分享用户敏感信息,收集iOS上的未成年人行为数据。近日纽约时报又曝光了美国联邦检察官正在对Facebook与几家手机厂商的数据交易进行刑事调查。这些丑闻暴露了用户隐私与定向广告天生的矛盾。”If you are not paying for the product, you are the product“是Facebook商业模式形象的描述:Facebook为23亿的用户提供免费服务,作为交换获取了大量的用户行为和内容数据,以此构筑了高效的广告生意——Facebook在18年的广告收入是550亿美元,占总收入的98.5%。

公开信并没有回答商业模式可能遇到的变化,或许它只是安抚政府与民众的缓兵之计,背后其实隐藏着更强大的广告生意?我们从扎克伯格随后在Wired杂志的访谈中也能找到些端倪:当被问及端到端加密信息对广告的影响时,他表示影响会有限,因为现在的广告系统里并没有利用用户的私人消息,言外之意各类metadata才是广告系统的原料,例如个人信息,位置信息,好友关系,支付信息,浏览历史甚至站外网站的Like按钮。而公开信中期望打通的多个社交平台事实上可以进一步优化Facebook对同一用户metadata的收集,实现更精准的定位广告。

即便是公开信里提到的多项“隐私第一”的举措——类似微信群的分组交流,端到端加密的私人消息,缩短数据的永久性,似乎也只是解决了一些表面的隐私需求。更核心的问题包括自己哪些数据正在被公司如何使用,是否有共享给第三方公司?即使原数据已经删除,系统训练出来的模型是否还会长期保存?用户数据的归属权到底是谁?

Facebook传闻中即将发布的稳定币也许能成为这些问题的答案,不仅因为统一的货币降低了用户在不同场景的交易摩擦,它还可能从根本上扭转现在以用户数据为原料的商业模式,进化成一套按需使用或者订阅付费的互联网协议,让Facebook真正成为水电煤一样的基础设施。

而欧美市场用户对数据主权的觉醒可能会快过Facebook自我变革的速度,关注用户隐私的初创公司有机会依靠Facebook的软肋来创造全新商业模式:用更好的加密技术保护用户的metadata,依靠去中心化网络将数据主权交还到给用户,重写每年2千多亿美元的在线广告的游戏规则。

以下,是马克·扎克伯格公开信的全文,如果你尚未看过,可以一读。也欢迎不同观点交流切磋。